厚德 奉献 求精 创新

新闻动态

返回上一页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 医疗动态> 详细
122025-05

【媒体报道】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龙海:坚持、坚守是当医生的职责所在

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www.gysggwsjzzx.cn 日期: 2025-05-12 14:21:00 作者:宣传科

【字体大小】 原文

在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有这样一位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的“白衣战士”,他将25载青春岁月化作守护生命的日日夜夜,始终奋战在传染病防控救治的最前沿。他就是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党委委员、副院长龙海。

3月3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表彰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及“白求恩奖章”获得者的决定。龙海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表彰。

1.png


精研医术强根基,推动传染病防控救治高质量发展

来到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时,龙海正在与全省抗病毒治疗培训班的学员们展开热烈研讨交流。这是龙海带领团队搭建起的专业培训平台,这样的培训班在去年举办了11次,来自全省88个县的1350余医护人员参加了培训,有效推动了全省传染性疾病诊疗队伍建设和能力提升。

龙海,作为贵州省临床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感染病专业)的学科带头人,深耕临床一线与学科管理领域多年,先后就职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结核科、感染性疾病科(艾滋病科)等关键临床科室。在长达25年的传染病防治从医生涯中,龙海紧盯“临床救治”与“疾病防控”两大核心任务,推动传染病防控救治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守护公众健康筑起坚实屏障。

龙海对记者感叹道:“对从事感染科的医者来说,面临着在医疗的活动中会被感染的风险。对于患者来说,因为自身除了疾病的困扰,也会担心这样一个传染性的疾病是否会引起身边人的感染。医生不仅要克服患者心理的一些障碍,同时他还要对这一群患者进行心理的疏导。”

龙海所在的感染性疾病科年门诊量约60000余人次,每年治疗全省各地州疑难、危重病例1000余例,依托省市艾滋病诊疗质控中心,成功实施艾滋病暴露后预防阻断2300余例,为240余例HIV抗体阳性孕产妇提供母婴阻断治疗,阻断成功率100%。

“现在艾滋病患者有‘发现即治疗’这样的理念之后,生存年限几乎是接近于正常人。但是它毕竟是一个终生需要治疗的疾病,现在还达不到治愈,所以我们也在反复强调大家要正确认识,做好一些艾滋病相关的一些预防工作。”龙海对记者说道。

2021年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依托中心成立了全省感染性疾病专科联盟,签约了全省119家成员医院,实现贵州省88个县感染性疾病科全域覆盖,构建起一张严密的感染性疾病防治网络。龙海积极牵头搭建双向交流平台,通过疑难病例会诊、教学查房等形式,为成员医院提供精准帮扶,推动感染性疾病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基层医生及时掌握治疗新知识和新技术,增强贵州省在感染性疾病诊疗水平、医疗服务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把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下沉到基层,在基层筑牢屏障。对于我们来说,特别要加强疑难重症的诊疗能力,让老百姓能大病不出省,在我们省内就能解决这方面的问题。”龙海说。

在龙海的带领下,经过结核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作为结核病集中收治定点医院,实现了病原学阳性和重症涂阴肺结核患者在传染期得到全程规范治疗和随访管理,有效控制传染源,降低传播风险。作为全省耐药结核病定点医院,中心对耐药结核病病人进行全治疗周期的个案管理,协同疾控和社区实施“三位一体”追踪随访,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成功率,降低了丢失率及不良反应率。作为省艾滋病质控中心临床专家组负责人,龙海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参与制定了《贵州省艾滋病诊疗质控工作方案》、《贵州省艾滋病示范区工作指引》等,承担全省艾滋病诊疗工作质量监督和管理。现目前,管理全省抗病毒规范治疗维持率96.30%、抗病毒抑制率达98.83%。建成省、市、县、乡艾滋病诊疗质控体系,通过标准化诊疗流程推动诊疗服务向基层延伸,实现了全省艾滋病治疗覆盖率与治疗成功率的显著提升。

2.png


深耕科研攀高峰,赋能学科发展新动能

2001年7月,龙海毕业于贵阳医学院临床医学系。默默耕耘的近25个春秋,龙海的职业生涯一直和传染病防治紧密相连。从初出茅庐的青年医生成长为省级临床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龙海始终坚守在防治传染病的最前沿,用专业与担当书写医者使命。在临床工作中,他以精湛的医术为无数患者带来生的希望;在科研道路上,他带领团队不断探索创新。

“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作为全省唯一一家三级传染病专科医院,不仅承担着贵阳市及贵州省疑难重症患者的救治重任,更肩负着引领全省感染性疾病与传染病防治事业发展的使命。”龙海说,“作为贵州省的感染性疾病的龙头医院,我们肯定要在我们的学科建设上下功夫。”

龙海深刻认识到,人才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唯有锻造一支医德高尚、专业精湛的人才队伍,才能为学科发展注入持久动能。近三年来龙海培养了6名硕士研究生,获得省科技厅及省卫健委科研立项各1项。作为主要研究者牵头中心GCP项目4项及中艾协艾滋病真实世界研究项目2项,发表SCI文章13篇及中文核心论文20余篇。

无论是临床技能的悉心指导,还是科研方向的精准点拨,龙海始终不遗余力地予以年轻人更多的提携和帮助,在他的悉心指导下,科室人员在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十五次全国艾滋病丙肝学术会议投稿被收录各29篇,欧洲艾滋病大会(EACS)收录1篇,亚太艾滋病及其合并感染学会议(APACC)收录8篇。由他指导的2名医生的个案病例报道被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收录。

“科研确实比较辛苦,但科研会推动我们临床的很多工作,解决临床的一些实际问题。在做科研的过程中,整理数据、挖掘数据,埋着头做一些很枯燥的事情。但是等到科研成果出来转化之后,我们能和大家共同去交流,一同去促进学科的发展。”龙海说,“在医疗事业一线工作,特别是在感染性疾病这一块,我相信像我这样的大夫太多太多了,大家都会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3.png


 坚守初心践使命,筑牢人民健康防护屏障

在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有这样一面特殊的墙。不同于传统锦旗墙,这面墙上整齐排列着无数锦旗照片。龙海跟记者介绍道,因为历年收到的锦旗数量众多,中心特别打造了这个独具特色的展示空间,将这份珍贵的医患情谊以影像形式永久留存。一眼望去,照片里记录的是患者对中心医生的认可和感谢,定格的是医生们在守护人民群众健康道路上的的担当作为和无私奉献。

“我高考时候的志愿填的几乎都是医疗行业,选择的都是临床医学的专业。那就是在最初的时候,我就觉得医生是一个非常神圣的职业。我觉得当医生,最欣慰和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得到患者的认可。当医生的话,坚持、坚守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多年前,一名年仅23岁的艾滋病晚期男孩被父母紧急送进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在这之前,这对绝望的父母已带着儿子辗转多家医院,基本上是宣布生命终结。见到龙海时,这对夫妻情绪崩溃,跪地含泪恳求医生挽救儿子的生命。当时,男孩病情危重,救治难度超乎想象。龙海与同事们开启24小时轮流不间断救治工作。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医护团队争分夺秒调整治疗方案、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终于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此后多年,男孩经常来到中心看望曾经救过他的医生们。从医25年来,龙海治愈的患者不计其数,他用精湛的医术与温暖的关怀,不仅治愈了无数患者,更在彼此间建立起深厚情谊。

“就我而言,在从事临床医疗的工作中,每一次面对生死,去感受每一个家庭背后的故事,这让我时常会去思考怎么能沉着地履行好在病人交到自己手上的时候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也鞭策自己每一次都要尽所有的全力去救治好每一位病人。”龙海对记者说道。

一件白褂,传递的是温暖力量;一生坚守,诠释的是医者担当。在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道路上,龙海与无数同行并肩作战,他们以医者仁心为人民群众筑牢健康防线,以使命担当成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核心力量。


来源:贵阳广播电视台


扫一扫关注微信